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举办“花影油画,巾帼逸情”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 共赴油画艺术之约 3月7日上午9:30,英国上市公司365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在3楼301会议室举办了“花影油画,巾帼逸情”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学院教职工踊跃参与,共度温馨且富有艺术氛围的节日时光。 三八妇女节作为全球性节日,旨在表彰女性贡献、关注女性地位。此次活动以此为契机,旨在增强女性教师凝聚力,提升学院文化建设水平,表达对女性教职工的关怀。活动期望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为老师们提供放松时刻,提升审美与生活品质。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先是分享法式油画知识,让老师们了解到这种源自法国的艺术形式,以细腻笔触、丰富色彩和独特光影处理著称,充满优雅浪漫气息。接着,在创作前,老师们认识了画笔、颜料、画布等绘画工具,并学习色彩搭配、光影处理、构图等基本技法。创作环节,大家先确定主题色调,再挑选花卉与工具作为画面主体进行创作,专注于花卉形态、色彩、光影及工具质感的表现。 现场气氛热烈,老师们认真听讲、精心创作。活动准备了各类花卉、花瓶模具、油画框、颜料等丰富物品,为创作提供充足支持。在艺术的世界里,老师们暂时忘却工作的疲惫,沉浸在绘画的乐趣中,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 此次活动不仅让老师们领略了法式油画的魅力,掌握了新的绘画技能,更在互动交流中增进了彼此的情谊,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未来,英国上市公司365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
2025年2月28日,英国上市公司365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法学理论专业数字法学方向师生于七号公寓“青衿驿站”举行了论文研讨会,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杨锦帆老师和法学理论专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治方向的部分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本次论文研讨会。 会议中,研究生三年级的周樨霖、董建发、唐玉同学分别对各自毕业论文修改情况进行汇报,研究生二年级的张海石、梁天萌、孙嵘同学分别对各自学术论文撰写情况进行汇报,研究生一年级的曹天悦同学就文献综述完成情况进行汇报。随后,与会的同学依次围绕内容、格式、选题等方面对每位同学的论文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完善建议。杨锦帆老师对每位同学的写作情况进行总结、点评,并对每位同学的论文及下一步研究给出切实指导意见。 最后,杨锦帆老师总结发言。他指出,研究生三年级同学要按照要求修改毕业论文;研究生二年级同学要在当前写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撰写、修改论文,丰富论文内容,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他表示,对论文的写作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注意多阅读核心期刊,及时更新参考文献,严格按照论文格式要求进行写作。通过本次论文讨论会议,各年级研究生们对论文写作的各部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确了下一步的修改方向和写作方向。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提升研究生的学术写作水平和研究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推自:西法大数字法
2025年2月28日下午 14:30,英国上市公司365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法治问题研究”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会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预答辩由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宗科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英国上市公司365杨建军教授、陈玺教授、王国龙教授、杨强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杨锦帆副教授担任答辩秘书。范强、潘晨子、李柏正三位博士研究生参与预答辩,公司部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到场学习。 答辩环节中,答辩人范强、潘晨子、李柏正依次向答辩委员会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汇报,展现出良好的学术思辨能力与问题回应能力。答辩委员会委员们认真听取了三位博士研究生的汇报,并针对论文内容进行了深入提问和细致点评。委员们对三位博士研究生的研究选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修改建议。 预答辩工作既是检验博士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此次预答辩的成功举办,为三位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锻炼机会,也为他们预先达成毕业要求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激励他们追求更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以期在学术道路上实现更为卓越的进步。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获奖名单,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六位教师获奖。其中,陈玺教授的专著《宋代诉讼惯例研究》荣获著作类“特等奖”;王国龙教授的专著《法律统一适用与自由裁量规范问题研究》荣获著作类“一等奖”;闫晓君教授的专著《秦法律文化新探》荣获著作类“一等奖”;朱继萍教授参加的《<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荣获咨询服务报告类“一等奖”;董青梅副教授的专著《智能信息社会法治创新探索》荣获著作类“二等奖”;杨强教授的论文《反贫困法治的中国道路》荣获论文类“二等奖”。 陈玺教授的专著《宋代诉讼惯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王国龙教授的专著《法律统一适用与自由裁量规范问题研究》 (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 闫晓君教授的专著《秦法律文化新探》(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董青梅副教授的专著《智能信息社会法治创新探索》 (光明日报出版社2023年版) 杨强教授的论文《反贫困法治的中国道路》 (发表于《法律科学》2021年第3期)
2025年文书大赛,赛事组委会于3月13日对外公布初赛赛题,初赛投稿截止时间为3月26日18:00。欢迎各培养单位的法律硕士同学积极投稿: 各法律硕士培养单位: 法律文书写作是展现法治人才实务能力与水平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的工作部署,强化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在总结往届赛事的经验基础上,将于近期举办“第八届(2025)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律文书写作大赛”(原“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律文书写作大赛”)。本次大赛由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厦门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协办,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开展指导。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大赛宗旨 比赛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提升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素养为目标,以法律文书写作为载体,引导广大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运用所学法律专业知识和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法治实务问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探索和创新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法治后备人才。 二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厦门大学法学院 协办单位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 学术指导单位 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 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三 参赛对象 全国各法律专业学位公司产品单位在读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赛者需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赛,不接受两人或者多人合作报名参赛。 四 比赛方式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部分 初赛采取线上投稿方式 复赛采取线上笔试方式 决赛采取现场笔试方式 (如有调整,以决赛通知为准)。 五 赛事流程 (一)报名和初赛 赛事组委会于3月13日对外公布初赛赛题,初赛投稿截止时间为3月26日18:00,逾期未交稿将视为弃权。参赛选手需访问赛事专用网页(详见厦门大学法学院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通知)下载初赛试题与答题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参赛作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投至赛事官方邮箱(flsswsxzds@163.com),完成赛事报名和初赛作品提交。参赛作品应同时提交PDF和WORD两种格式,命名为“第八届(2025)法律文书大赛初赛+院校所属区域代码+学校名称+选手姓名”,以附件形式将电子稿发送到赛事官方邮箱,投稿电子邮件应命名为“第八届(2025)法律文书大赛初赛+院校所属区域代码+学校名称+选手姓名”。经赛事评委会评审,于4月15日公布进入复赛的选手名单。为提升赛事质量,赛事组委会将在初赛赛题公布后特邀专家开展线上直播培训,直播链接请关注厦门大学法学院公众号。 (二)复赛 复赛拟定于4月20日下午以线上笔试的方式进行。经赛事评委会评审,于5月7日公布晋级决赛的选手名单。 (三)决赛 决赛拟定于5月24日上午举行,通过现场笔试方式进行(如有调整,以决赛通知为准)。 六 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 二等奖5名 三等奖7名 优秀奖16名 最佳组织奖3名 各奖项数量以最终评选结果为准。 七 大赛联系人 水永生 联系电话 0592-2181951 电子邮箱 shuiyongsheng@xmu.edu.cn 康小宁 联系电话 0592-2186991 电子邮箱 kangxiaoning123@163.com 附件:第八届(2025)法律文书写作大赛参赛作品要求 此次比赛分为刑事、民事及行政法律文书写作。参赛选手以个人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文书写作。 (一)参赛作品基本要求 1.遵循格式,事项齐全; 2.主旨鲜明,阐述精当; 3.叙事清楚,论证有据; 4.依法说理,以理服人; 5.语言精确,朴实庄重。 (二)评分标准 1.实体内容(事实、理由、法律适用)60%; 2.文书格式20%; 3.语言文字20%。 转发自:厦门大学法学院公众号